您现在的位置   >  首页  >  少年军校
《海洋不是垃圾场》主题班会教案

 

《海洋不是垃圾场》主题班会教案
中队:初二(1)班
主持人:朱慧   史开艳    扬洁    余磊明
辅导员:夏春芳
时间:2005年12月12日
地点:历城中学
 
活动目的:
1 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,了解鱼的科普知识。
2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,树立起热爱大自然、保护环境、保护地球资源的法制意识。
 
前期准备:
1 召开班委会,商讨这次主题班会的题目、形式、内容。
2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,收集有关鱼的诗歌、故事、剧本等资料。
3 编排有关鱼的歌曲、小品、故事等。
4 环境布置:黑板报、图画、气球、彩带等。
 
活动过程:
主持人甲:灵动的校园,丰富的生活。
主持人合:初二(1)班《海洋不是垃圾场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。
 
主持人甲:自从学校水生命科学馆开放以来,同学们课间休息娱乐有了好去处。
主持人丁:是啊!看看水中自由自在的鱼,放松一下课堂学习的紧张气氛;
主持人甲:上次学校还组织我们到海洋馆去参观。
主持人丁:那天大家都非常激动,恍惚一下来到了童话奇异绮丽的幻想之中。记得当时我伸出手,指尖触摸着海洋馆中巨型玻璃缸的表面,而那些五光十色的海洋生物,水母、海豚、热带鱼,悠悠然从我的指前游过,我和海洋生物的距离,在那一瞬间近 在咫尺。又怪诞又美妙,真实可信却又如梦如幻,使想像力得到全方位的实现。
 
主持人甲:这些水中的生命如此的美丽,欣赏他们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。据说某些先进机构曾经作过关于颜色的大范围测试,结果证明:人类最初喜欢的颜色是红,而终其一生,最宠爱的颜色还是蓝。
主持人丁:为什么呢?
主持人甲:这也许是因为它既是夜空的颜色,也是海洋的颜色,它既明丽,又深邃。
主持人丁:请欣赏我们班的几位同学为大家演奏长笛《美丽的海岸》
主持人甲:据一本科普资料显示,我们孩提时代就产生过无数遐想的深深的大海中,还有1000万种生命(也有学者认为是50多万种)未被人类认识。这个估计远远超过了我们已经认知的范畴。这让我们产生极大的好奇——海底之谜还需要多少代人的研究才能全部揭开?
主持人丁:请两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谜一样的大海吧!
谜一样的大海
同学小徐:据一本科普资料显示,我们孩提时代就产生过无数遐想的深深的大海中,还有1000万种生命(也有学者认为是50多万种)未被人类认识。这个估计远远超过了我们已经认知的范畴。这让我们产生极大的好奇——海底之谜还需要多少代人的研究才能全部揭开?然而生态学家罗伯特·丹沃教授却努力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到了海洋生物物种的保护上,因为人类不应当在还来不及认识海洋的时候它就消亡了。
同学小方:地球上已经被描述过的物种(不算微生物)有140万种到175万种。而科学家的眼光并没停在这里,未知世界的挑战太具有诱惑力了!即使按照那个最低的数字(50万种)来看,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还有很多“修正”的机会。所有的地球生命相对于人类活动来说都是极其脆弱的,不仅仅在高寒、高山、干旱、荒漠地区,在浩瀚无边的海洋中,即使是拥有天文数字的物种种群,也可能因人类的某些错误早早消亡。比如珊瑚礁,那是一个很高多样性但又极脆弱的系统。因它的美丽和礼品市场的需求,因海底采油、电缆、管道等等工程,可能使大面积的珊瑚礁被毁掉。地中海丰富多样的海草系统因捕鱼、旅游、滩涂开发和海岸建设已经在不断恶化。尽管这些系统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,但却无法抵抗人类对环境的破坏。
同学小徐:在500米以下的海洋,漆黑一片。人们能看到的海洋有60%都处在这样黑暗神秘的世界中。罗伯特·丹沃教授说:“我们今天这一点点可怜的知识还远远不能让我们认识海洋。”1000米深的海底是500个大气压,高盐缺氧,温度有时在零下40摄氏度。但就在这样的地方也有大量生物世代繁衍。有时海床的移动和摩擦释放出地壳深层的气体,那时的海底气温能达到200到250摄氏度,令人惊异的是,一种海虫子却在这种地方怡然自得地活着,它们红色的身体上含有血红色素,能捕获氧气。海床下的裂缝有冷水流穿过,里面有大量细菌,成为许多生物的食物。对于人类来说,250摄氏度能把蛋糕烘烤熟了,为什么它们竟然能容忍这样的高温?它让科学家联想到外太空的生命,它们也都生活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。
主持人甲:听!远处传来一阵阵水车“咕噜咕噜”的声音。
主持人丙:多么清脆多么响亮啊,使人心旷神怡。
主持人甲:其实这是我们班黑管组同学的演奏。
主持人丙:让我们来听听黑管演奏--《水车》
 
主持人丁: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,近几十年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,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,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。
主持人甲:是啊!听说十一月十三日,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属下、位于松花江边的吉林石化厂发生大爆炸,多个苯的储存设施被毁,大量苯流入松花江。松花江均发现苯含量严重超标,最高超标一百零八倍,吉林省和吉林石化加大上游水库排洪,希望加快稀释,并藉着几百公里的河道去挥发、吸收苯,减低其浓度。可是,污染愈来愈严重、污染带长达八十公里。国务院已派出由水利部、环保总局、建设部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到哈尔滨,并成立由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任组长、水利部、环保总局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国务院工作组,协调善后。
 
主持人丁:我们人类对海洋做了很多错事。
主持人甲:咱们班小兰和小丽对这很有研究,我们听听她们的介绍吧?
主持人丁:请听--《我们对海洋做错了什么
人类究竟对海洋做错了什么?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。
  河流上越来越多的大坝明显减少了流入海洋的水量,随之而减少的是自然水流中生物物种的交换,许多河流中的鱼虾蟹藻类、微生物、植物减少或消失,多起来的是海潮难以冲击的污染物。每年海上运输30%运送的是原油,油船慢性泄漏和海上运输的排污、海底石油管道的持续泄漏,对于海底世界都是灾难。在亚得里亚海有100个钻井平台,这些平台本身不是问题,但采完油后这些垃圾钢架将怎样处理?
拖出海洋运回家要花不少钱,留在海上显然不是“海洋土著”们所欢迎的。
    由于人类的经济利益而发生的外来物种的侵入,给海洋生物生存环境带来的威胁是肯定的,只是人们还不清楚已经造成了怎样深远的影响。人们还来不及也缺乏足够的资金研究那些未知物种间竞争、捕食、寄生、共栖的关系,不知道缺乏哪一个物种就使下一些物种断了口粮,使它们因为不习惯温度变高了或者降低了而死去。     
因人的疏忽过多地被送进海洋中的重金属同样是危险的,不仅对海中的生命,对人类也是很危险的。这些重金属被藻类和海洋植物吸收,小虾吃了藻类,然后鱼吃了小虾,人又吃了鱼。最终遭殃的是排放污染的人类。即使每公斤鱼肉中有1微克即百万分之一克的含量也是很可怕的。
  威尼斯是个海岸城市,人类沿海岸的活动非常多,但人类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发展,也要给海岸生物保留生存的环境,保持一个完整的海岸生态系统。以前很长时期,威尼斯水产养殖发展很快,旅游度假区也越来越庞大,结果是海滩越来越小,海水污浊,海草退化。人们赶快用人工礁石保护海岸和海滩,但这样做使问题更严重了。世界各地的沿海城市,很多都像威尼斯这样对海洋做了同样的错事。
一些人在海边度假回来后,发现自己反而患上了奇怪的病。一开始,人们没把它与海洋污染联系在一起。但很快,医生们发现这是由从陆地河流中输送到海洋(有人以为海洋是无限大的垃圾桶)里的无数致病的病原菌和病毒泛滥所致。这些病毒和病菌的种类及存在形式越来越多,生命力越来越强,即使离开海洋也能存活两天。一种附在小虾身上的水生霍乱病毒,繁衍在水中,生长在水中,也可附着在其他浮游生物上。当人呛了海水就会感染,甚至通过皮肤也能感染。近些年常在中国沿海海域发生的赤潮(海水变红,每立方米海水中念球菌超过50万个)也会引发很多麻烦——它们被海中的贝类吸收,当人吃了这样的贝类就会拉肚子。
  更可怕的是沙滩上的病毒,有的病毒会伤害人的神经系统,有的则让人得健忘症,它们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伤害。在海水中,艾滋病毒能存活两天。即使它的感染机会太小太小,让人听起来也够毛骨悚然了。
  人们给海洋带来的麻烦究竟会给人类自己造成多大的危害,还没人说得清楚。罗伯特·丹沃教授说,许多危险物会处在长久的休眠状态,好几年人们想不起它的存在,它们就睡在海床上,一旦有机会——当人类搅扰了它们的安宁,它们就复活了,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食物链。
  也许你并没有生活在海边,不会直接受到海洋污染的危害,但如果你对流向海洋的河流做了错事,一样是不应该的。让我们都来反思一下吧。
 
主持人乙:听了小丽小兰她俩的谈话,真是受益非浅。
甲:在深蓝色的大海里,住着这样一对小鱼。
丁:在这对小鱼的身上有一个感人的故事。
甲:下面让我们来见见这对小鱼。
丁:请看小品--《海底历险记》
主要内容
旁白:在蓝色的海洋里,住着两条小鱼,它们有许多还未出生的孩子。它们每天都守护自己的孩子。可是有一条大鲨鱼夺走它们的希望,将它们的孩子大部分吃掉了,只留下一条叫尼莫的小鱼。从此父亲马林对它疼爱有加。这一天是尼莫上学的日子。
儿子尼莫:爸爸,爸爸,快起床,上学要迟到了!
父亲马林:再让我睡一会儿,就一会儿。
儿子尼莫:不行啊,你快起来啊!
父亲马林:哦哦,好吧。
儿子尼莫:走啊,快点儿!
父亲马林:你知道吗?在大海生活很危险,所以我们要出去,进来,在出去,进来,再.....
儿子尼莫:走啦!
旁白:它们畅游海洋,尽情嬉戏,忽然……
父亲马林:看,那有一艘好大的潜艇哦!
儿子尼莫:真的好大啊,我一定要去摸摸。
旁白:说着,尼莫就游向了潜艇。
儿子尼莫:哇,这是铁做的啊,好大,好光滑啊!
父亲马林:尼莫,危险!快回来啊,快回来!
旁白:这时候,一个潜水员游过来把尼莫抓走了。
儿子尼莫:爸爸,爸爸,救我啊,救我啊,呜呜呜呜……
旁白:潜水员把小鱼带到家中的鱼缸里。
父亲马林:尼……莫……
旁白:马林不停的追随着大潜水员,途中遇见了名叫多利的蓝色的鱼。
马林:你有没有看见我的儿子?一条跟我一样的小鱼!
多利:有。我刚看到一个潜水员抓走了一条小鱼。
父亲马林:你快带我去!
多利:好。走吧。
旁白:他们遇到了三条鲨鱼。
父亲马林:鲨鱼!快跑!
多利:快跑?
父亲马林:看,那不是抓走我的儿子的潜水员的潜水镜吗?快去看!
多利:悉尼阿鲁比斯街42号, 悉尼阿鲁比斯街42号……
父亲马林:鲨鱼来了,快走!
多利:地方是知道了。可是悉尼怎么走你知道吗?
父亲马林:我们去问问海龟先生吧!
多利:海龟先生。你知道悉尼怎么走吗?
海龟:去悉尼要过洋流。我正好要去。我带你们吧!
旁白:在海龟的帮助下,他们来到了悉尼。
海龟:悉尼到了。
多利:谢了。再见,海龟先生。
海龟:再见。
父亲马林:悉尼是到了。可怎么去找我儿子呢?
多利:我们去问大鸟先生吧。
父亲马林:大鸟先生,你见过我儿子吗?跟我一样的小丑鱼。
大鸟:哦,你就是那条千里迢迢来寻儿子的英雄小丑鱼父亲吗?我带你去。
父亲马林:谢了。
旁白:这时尼莫在伙伴的帮助下,也逃出了鱼缸。
父亲马林:尼莫,你在哪儿?
儿子尼莫:呜……爸爸……呜……
父亲马林:呀!尼莫!
儿子尼莫:爸爸!
旁白:他俩终于在海中团聚了!
主持人乙:人类仅仅为了观赏就导致小鱼父子骨肉分离。我们学生一定要爱护海洋。
主持人丙:是啊!我问你,你对海洋污染的了解有多少呢?
主持人乙:有一点点。
主持人丙:在我们班,有两位对海洋污染了解颇多的同学呢。
主持人乙:那就请他们为我们讲解讲解。
 
海洋污染
正当人们兴致勃勃地向海洋进军,对这片基本未被开发的疆土寄以殷切希望的时候,又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——海洋污染,一个现代工业发展的副产物,也有人称之为“定时炸弹”。
  条条江河汇大海。自古以来,陆上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,统统滚入了海洋,直到二十世纪以前,并未出现改变海洋面目的变化,这是因为以前流归大海的污染物(有毒或无毒的)很少,在海洋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,通过本身的物理、化学和生物作用,使它们的浓度自然降低甚至消失,这就是海洋的自净能力。因此,千百年来,人们一直以为海洋是一个藏污纳垢的排污场所和天然净化地。
  但水体自净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,进入二十世纪以来,尤其是五十年代以后,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,人口的剧增,海上活动的频繁致使大量生产、生活的废弃物无节制的排入海洋,导致海洋的严重污染,各个海域频频告急。这些污染主要有石油污染、重金属污染、有机物污染、放射性污染,此外还有城市排污和农药污染。
  1、石油污染
石油污染主要是在石油的开采、炼制、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世界性的严重污染之一,人们一方面向大海索取石油,一方面又把石油抛向大海,造成了一次次的“黑潮”。有人初步计算,全世界每年流入大海的石油就有1000万吨。
  2、重金属污染
另一造成海洋污染的祸首是重金属,有汞、镉、铅、锌、铬和铜等。其污染源有天然的,如火山喷发和陆上水土流失而注入海洋中;有人为活动排入的,主要是工业污水,矿山废水及重金属农药的流失等。据估计,全世界由于人类活动而进入海洋的汞达10000吨,与目前世界汞的年产量相当。这些重金属在海洋中被生物吸收,通过食物链一级级的传递、积累,最后导致鱼体内含有大量汞、铅等,除了危害鱼体本身,最终受害的是食用这些鱼类的人类本身,如1953年在日本九洲发生的汞中毒事件,造成了255人死亡,2227人患了中枢神经病,人类的污染活动最终害的却是人类自己。
  3、有机物污染
有机物污染主要是由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和农牧业排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,如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等排入近海时造成的污染。这些丰富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使得生物大量繁殖,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,造成海洋中生物的大量死亡,造成鱼虾绝迹,臭气难闻的“死海”。目前,沿海赤潮的频繁发生,就是这种污染的结果之一,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数以千万,甚至亿计。
  4、放射性污染
目前还有核武器爆炸后的大量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,核工厂排放的放射性废物,投入海底的放射性废物等等,造成了海洋的放射性污染,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,而这种污染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在这代及此后几代身上表现出来,而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。
  5、农药污染
农药污染也是不可小瞧的海洋污染,尤其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氯农药,在海洋生物中有强大的富集能力,人若一旦食用被农药污染的鱼、贝等水产品,就会引起中毒和某些病变如癌症等。
  如何防止海洋污染是海洋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严峻的问题。否则,人类对海洋的无礼将得到应有的报复。这确实是一颗人类自埋的“定时炸弹”。
1、问:有哪几种海洋污染?
答:1、石油污染  2、重金属污染   3、有机物污染  4、放射性污染   5、农药污染
2、问:海洋有没有自净能力?
答:有。
3、问:为什么海洋有自净能力,海洋还被严重污染?
答:水体自净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,进入二十世纪以来,尤其是五十年代以后,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,人口的剧增,海上活动的频繁致使大量生产、生活的废弃物无节制的排入海洋,导致海洋的严重污染,各个海域频频告急。
4、问:石油污染是什么?
答:石油污染主要是在石油的开采、炼制、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世界性的严重污染之一,人们一方面向大海索取石油,一方面又把石油抛向大海,造成了一次次的“黑潮”。
5、问:重金属污染是什么?
答:其污染源有天然的,如火山喷发和陆上水土流失而注入海洋中;有人为活动排入的,主要是工业污水,矿山废水及重金属农药的流失等。
主持人甲: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在大海里诞生的,海洋是生命的摇篮,在人的身上,至今还深深地留着大海的印记。
主持人乙: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咸味。人体血液中就带有这种海水特有的稍咸的味道,人血与海水的化学元素有着惊人的相似。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确认。当人体因某种疾病而大量失水,或者出血过多时,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患者皮下或静脉中注射生理盐水,这是维持生命必需的。
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看,世上生物包括人类均来自海洋,起源于水中。人与所有的脊椎动物,在胚胎的早期,头后部的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——鳃裂,这是鳃的初步表现,所不同的是,鱼类和两栖类的鳃裂发育为呼吸水流的通道,而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鳃逐渐退化了,但人还遗留着胚胎早期发育阶段的鳃的痕迹。这或许预示着:人类从海洋中走出来,但终究还是要走向大海,走进人类生活的摇篮。
人类幻想着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生活,这不是想入非非,而是科学的探索和未来的设想。
当然,人在海洋里生活,要能像鱼儿那样游来游去,那才好呢。现在,德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供潜水员使用的人工水肺。带上这种水肺,可以像鱼一样在海水中直接呼吸。到那时,你只须穿上潜水衣,带上人工肺,就可以随便到海底城市上街购物、串门,甚至和美丽的鱼儿捉迷藏了。
科学家们发现,潜水动物在屏住呼吸时的生存方法与陆地动物不同,它们更多的是依赖储存在肌肉中的氧气,而不是储存在肺部的氧气。人在潜水时,35%的氧气取自肺部,41%取自血液,还有25%取自肌肉和纤维组织,而鲸只需要9%的肺部供氧,其余的91%分别由血液以及肌肉和纤维组织来提供。人吸入的空气只有10%~20%可用来维持能量循环,而鲸却能用到80%~90%。根据这个道理,科学家正在研究特殊的潜水衣,它可以在水中吸附氧气,通过人的皮肤输入体内,这样,人就可以长时间地呆在水里。
更有人异想天开,期望通过基因工程,让人重新长出鳃来,那样,未来的有鳃人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海底生活了。
海洋啊,生命的摇篮,生灵从你这儿诞生。海洋啊,生命的保护神,人类终将回到您的怀抱。我们可以断言,人类来自海洋,终究还会走向海洋。
 
主持人甲:让我们大家一起唱歌《大海大海我爱你》
 
主持人甲:最后请辅导员夏老师发言。
海洋面积辽阔,储水量巨大,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。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,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。然而近几十年,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,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,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,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。
    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,我校的水生命科学馆正式建立并投入使用。它的建立,使学生课间休息娱乐有了好去处,放松了学生学习的紧张气氛;而且最主要的是增长了课外知识。每周开设的鱼文化选修课,也丰富了学生关于鱼类等水生命的科学知识,使学生更加接近自然,更好地把课本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。今天我们开了这堂《海洋不是垃圾场》主题班会,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唱歌、小品等表演形式来展现对水生命的喜爱和赞赏之情,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,热爱生命的崇高理想。风趣幽默的小品,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;《海底历险记》短剧表现了“小鱼”和他父亲不畏艰险、坚持不懈的精神;不仅如此,还发挥了每个同学的特长,让一些同学对美术、音乐、编剧、舞蹈、话剧的表演等艺术才能得以展现,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其自身的存在和个人的价值,从而增强其奋斗的信心,自觉地为集体需要作出贡献,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集体中个体才能得到承认,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,增强了对集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我认为这样构成的班级才是生动活泼,颇具创造性的班集体。
这次活动,为学生搭建了成功的舞台,不仅锻炼了学生各方面能力,体现了学生的价值,也使学生更加热爱班集体,使同学们能更深刻地领会“自爱,爱人”的我班班风。
主持人合:初二(1)班《海洋不是垃圾场》主题班会到此结束。